现在的建盏真的和宋代的一样吗

什么是建盏

现在的建盏真的和宋代的一样吗?

当然不一样!宋代建盏,主要是福建建阳水吉建窑出品,当地,土质为一种极富含铁的红土,含铁约8%一15%,而其他窑口含铁量较高的,也就3%左右!宋代建建盏胎质中因含铁量高,所以,被称为“铁胎”,烧成后,多呈铁红色,灰黑色或黑色!而现代建盏,因没有多时的红土,多刷铁水仿造“铁胎”,或因含铁量达不到古代,因此,烧结后呈浅灰色!再者,造型有区别,现代造盏人即使是大师级人物,也很难达到宋代的古朴古韵!其次是窑火不同,现代多电火,气火,因而,烧造建盏窑变不够丰富,窑火微妙变化也不够玄奇,加之,釉水配料不尽相同,所以,铁质析晶及窑火信息不尽人意,也无上天点化,综上种种,得出的结论是:现代建盏规整有余而古韵不在,然宋建盞是古意昂然更千年延续……

如何辨别宋代建盏和现代仿品?

这个问题很专业,但对收藏行家来讲也很简单。首先看型宋代建盏极为古朴敦厚,大多一眼看就手工痕迹,大部分失圆,口沿处厚薄不匀。

二看釉光及发毫,釉光莹润,不刺目,发毫连续性好,有层次,不是浮于表面。

三看胎釉结合处的窑火变化,一般有多个色阶如褐,蓝,黑等且有厚积釉和棕针小洞。

四看底足露胎,修是爽利而底心浅,胎呈铁黑,铁褐色,必须有粗砺的颗粒感,肉眼看上去油润之下有土黄沁附着分布。

五,掂重,应有明显的压手感一般在220克到280克之间。

六,口沿流釉后呈黄褐色干口,不太光滑且有干裂表现。

七,如有千年窑膜(一种黄白色的塑料薄膜状自然分布),必老无疑!

建盏在宋代为什么这么火?

谢邀回答

宋瓷是中国陶瓷艺术的丰碑,尤以单色釉瓷器为美。其中宋代建窑黑釉盏,引领了宋代举国上下的黑釉茶盏潮流,也成为黑釉瓷的代表。

建窑茶盏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茶碗,备受历来中外茶人的宝爱而享有大名,只要一出现市场,莫不成为众人头号珍藏目标。

不过,好品相的建盏其实数量不多,由于宋墓极少出土建窑瓷器,因此我们目前在市场上所见的建窑,多是传世品、出水品或是捡自窑址的窑址货。

盏底有“供御”字样的,是当时供奉给皇室的建盏

目前流通的建盏绝大多数都是窑址废品,碗上通常都带有些缺陷,有些软塌变形、有些因温度不足釉面未烧结、又或是烧造时倾覆而与匣钵沾黏等等。

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宋代的城市与唐代不同,唐代城市主要突出的是政治功能,而在宋代,大部分城市不设城墙,建在交通交汇处,以手工业或贸易促进人口聚集。

这使得丝绸、茶叶、瓷器等这类奢侈品需求量大增,这种需求带来的影响就是手工技艺不断发展,瓷器种类增多,建盏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文官系统的发达

经历唐末混战,宋太祖又是黄袍加身,这样造成的必然结果就是加强对手握兵权武将的防范。

以有宋一朝文官的权利得到了极大地强化,与此同时文人的社会地位也空前的提高。

是谁风花雪月、是谁吹拉弹唱、是谁有闲情逸致品茶斗茶,当然是文人,武将爱的是封狼居胥,爱的是打打杀杀。

所以宋代文人生活偏于小资,这也带动了整个社会的风气。

审美心态趋向内敛

魏晋南北朝至唐,文人心态主张个性张扬,所以才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豪迈诗句。

从瓷器的发展来看,唐代的三彩瓷和秘色瓷釉色绚丽,而到宋代,单一釉色的瓷器更受欢迎,如龙泉窑的青釉、钧窑的蓝釉。建盏作为黑釉瓷的一种,也必然得到发展。

宋徽宗的个人作用

宋徽宗算不上是一个合格皇帝,但绝对是一个极有造诣的艺术家,有宋一代书法第一,又兼具文艺青年的各种喜好。

宋徽宗赵佶《文会图》部分,直观展示了宋代饮茶风气

人家写了一本《大观茶论》对建盏是这样评价:”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这句话至今仍是被引用次数最多的一句。

宋徽宗不仅自己喜欢用建盏,还兼职推销员。

据《宣和遗事》载:“以惠山泉、建溪异毫盏,烹新贡太平嘉瑞茶,赐蔡京饮之”。

可见建盏在宋代想不火都难。

对于建盏的烧制,建盏匠们说:“一炉生,一炉死,一炉生不如死”,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建盏大师,也有可能很久烧不出一只精品建盏。

建盏是“土与火”的艺术,一件优秀的建盏是在大量的废品的基础上产生的。

由于从皇帝开始都重视喜爱建盏,建盏在宋代火红是理所当然的。

宋代建盏从什么朝代复烧?

建国后,全国各地都要轰轰烈烈地进行生产,其中,瓷制品加工制造是当时生产中最活跃的劳作之一,各地的窑址工厂纷纷开始复烧,建窑在1981年开始

建盏在宋朝的时候是喝茶用的吗?

宋代受唐代茶圣陆羽茶经的影响,文人士大夫权贵斗茶之风盛行。风流天子徽宗赵佶亲撰:大观茶论:,极其讲究茶道。宋代的斗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茶艺技巧非常高雅。斗茶即,比赛茶之优劣,又名斗茗,茗战。斗茶,多人共斗或两人捉对:厮杀:三斗两胜。每年清明期间,新茶初出,最适合参斗。斗茶场所多选择在幽静雅洁临水的茶室,前后两间,前厅店面阔大为斗茶场后间作为煮茶用厨房。斗茶内容包括斗茶品,斗茶令和茶百戏。斗茶以茶新为贵水活为上,一斗汤色,二斗水痕,三看汤花持续时间长短。斗茶令之行茶令所举之故事及吟诗作賦,要与茶文化紧密相关联系以助兴增趣。由于宋人喜喝白茶,故选择建窑黑釉建盞为盛茶汤之容器,黑白相映十分之分明,茶汤色纯白为胜,青白,灰白,黄白为負。斗水痕,茶叶碾趼细腻,点茶点汤,击拂恰到好处,茶汤花勻细火紧咬盏沿,反之汤花不能咬盏.很快散开,露出水痕,这便输定了。茶百戏是文人士大夫崇尚喜爱的一种茶文化活动,即将煮好的茶汤注入茶碗中,使汤花瞬间显示瑰丽多变,如山水云雾,花鸟鱼虫,如一幅幅水墨图画。这需要很高的沏茶技艺。对这些斗茶的要求.福建建盏在器色,器形及瓷釉结晶斑纹,如免毫,油滴,蔗鸪斑等恰好滿足了斗茶的要求,建盏成为宋代斗茶的最好用具。謝邀!个人认识仅供参考。謝謝编辑!!

宋代的产物建盏,现在的工艺已经可以批量生产了,会有收藏升值的空间吗?

如你可确定是宋代的,那怎么能没有收藏的价值和升值空间呢,现在的文物造假简直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已经批量生产了,那造假的水平也练就的不一般了,就怕你拿着个假货还当宝贝,要收藏,首先得学习辨别真假的本领。

建盏产地是何处,有什么文化历史?

建盏,黑瓷代表,中国八大名瓷之一。中国茶文化中, 是唯一为茶而生的器具,被视为“茶之圣器”,因产自福建建阳龙窑,故此称为建盏。

建盏和紫砂壶被誉为茶道双子,一个贵为喝茶神器,一个贵为泡茶神器,大器至简,两者相辅相成,茶桌上“一繁一简”,共同“上演”茶桌上完美的配合。建盏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绝非普通的茶器,它承载着中国传统茶禅一味的文化,制作建盏,不止是一门单纯的技能,更是一份福德,一份虔诚。

室无瓷不雅,人无瓷不贵。”“建盏”,就是黑釉瓷典型的代表,被瓷坛誉为瓷器珍宝“黑牡丹”!都说「中国的建窑,世界的建盏」,一直以来,建盏都是中国及世界各地藏家所钟爱的收藏品种!

近年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人们对建盏的热爱更是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建盏的艺术价值,远远超过了其使用价值,以其“金石味、书卷气、民俗情”而在诸多质地的茶具中独领风骚,长盛不衰。

建盏的历史文化价值已经得到证明和公认,艺术价值也是切实存在的,但是相比较青花、五彩、珐琅彩等这些基本被收藏家翻腾了底朝天的彩绘瓷,建盏未来的收藏空间还是非常有潜力的。

宋朝一代制瓷,建盏不可或缺,但因何现在各大博物馆少有珍品收藏?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问的其实很有意思,宋代是一个文人社会,当时斗茶成风,很多人文人墨客在饮茶过程中,将饮茶的环节,冲泡,打抹上汤等等,全部都是发挥的淋漓尽致,也标榜了当时国人特别是文人会生活,善于生活,喜爱生活的一个方面。但是在建盏的生活制造当中,几乎都是以民窑为主,官窑并未做主要的生产和制作。而宋代的御用器制作,无论是汝窑、哥窑,钧窑,定窑,还有民间所用的磁州窑和影青瓷等等,大多是以仿造自然界的物质为主,有的时候在釉面上过重的釉色,是以仿玉的格式来制作的。那么建盏在民间制作成功并且成为实用器,就像我们现在家里,吃饭用的碗,喝茶用的盏一样非常非常的普遍,在当时并没有作为一个珍贵的物品进行收藏。而由于日用品的破损率比较高,所以流传下来,也相对难度较大。到了明朝中叶,日本人开始系统的研究和收集,国内的建盏,并成为系列,所以现在在国外的博物馆当中,建盏在日本的存储量可能要大于在国内的收藏数量。现在国内又重新开始了建盏的烧制和推广,从目前接触的朋友来看,很多人都有建盏烧制和窑变烧制的精品出现,那么从这一个角度来说,建盏的烧制难度应该并不是非常非常的高,也不是像书上所写的那么玄妙,当然他肯定有窍门存在,但是,跟当时的国力和国家的欣赏文化相比,宋代是以崇尚自然,大雅返璞归真的东西为主,建盏只能是沦为日用品常用器,所以并没有被各级的管理者和统治者所重视,由于他们没有进入主要的收藏,所以,建盏在国内的收藏市场品上一直是含辛茹苦,忍辱负重,直到近几年,才有人开始重新炒作和收藏制作建盏,而这部分的因素一大部分也是受了东瀛日本的影响,才会流行起来的。

如何分辨建盏的真伪?

因为建盏在学术上的身份是铁系结晶釉的建窑黑瓷,所以我个人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建盏必须是:铁胎、铁釉、一次上釉、一次烧制。

什么是铁胎,就是选用建阳当地含铁量比较高的黄泥做坯胎,就是铁胎,但不能全部黄泥,全部黄泥塑性差,难做难烧,所以要混入高岭土及黏土,黄泥比例越高的越是难烧,容易干口起泡。(烧黑底银斑和兔毫或柴烧除外),这也正是铁胎的价值体现。

我们来说说如何识别铁胎:

用强磁铁吸胎底,看是否能挂住。

如果是用古老的工艺,高温强还原的话,只要有三成以上黄泥的胎,都能挂住强磁铁。这样的胎底是黑色的。

如图:

如果没有二道还原,或者第一道还原温度不够高时,必须要四五成以上的黄泥,坯胎才能挂住磁铁。这样的胎底略黄。

如图:

如果烧不到1200度的话,就算七成黄泥,也挂不住磁铁,这样的胎是比较红的,我们一般称之为没烧熟。如果黄泥少,就程黄白色或橙黄色。

如图:

没烧熟的铁胎也算建盏,但不是什么好东西,这些花色也没有技术含量。

那假建盏或者说创新建盏胎色是什么样子的呢?

如图:

我们尤其要擦亮眼睛,有些厚颜无耻的传承人都会把胎底涂个颜色来造假,糊弄消费者,假柴窑的更喜欢这样做。举个例子,底部红黑,敲开全白,如图:

说明一下,古代建盏也有黄胎的,那是技术不成熟的早期或非建阳窑口的,例如遇林窑,东张窑,尤其是仿建窑的山西窑和吉州窑。

说完铁胎说铁釉,

铁釉主要看结晶,铁结晶的形态大家可以网上搜李达老师的一篇《建盏揭秘》的文章来看。

对于是否纯正,当下挑战比较大的是锌铁结晶或铁锌镁结晶,尤其是烧黑底银斑的,如图:

上图一个锌铁结晶,一个铁锌镁结晶,算不算建盏呢?我个人认为还是算的,毕竟是铁胎并且烧制方法是标准的二道还原。虽然加了锌降低了烧制温度,但也在1250度以上,我们说:“文化重要,进化更重要”。更加不能忽视和抹灭的是这样的结晶釉用建阳当地原矿石是过半的。

至于建阳釉水和化工釉水的区分三言两语太难讲的清楚了,除非看到花色就比较好说,但稍稍玩盏比较多的人还是很容易鉴别的。

现在来说说一次上釉吧,这里又要聊到传承人的悲哀了,当下建盏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因为烧不出好的东西,但名头名气在那里,没东西出货压力太大,烧正宗的建盏又干不过认真上进的年轻人,于是造假或贴牌来赚钱,如图:

这种拙劣的二次上釉或者说点釉画釉当纯正建盏来卖就太离谱了,不少传承人干这种事,消费者还是自己擦亮眼睛吧,不要被虚假的名气给蒙骗了。

接下来说说一次性烧制吧,还是按图举例:

这些红红紫紫都是经过二次烘烤才出来的效果,这些算不算建盏呢?大家自己看吧,如果原矿釉还算好。有不少人为了颜色惊艳,加锌加钛也难免,好在锌钛对人体也没有什么坏处。

至于如下图这些天目或木叶盏等,就跟建盏挂不上钩了,

前面举了许多造假的例子,纯正建盏的图片发的不多,所谓去伪存真嘛,真建盏花色太多了,一下子不知道发什么样的比较好,以后慢慢交流吧! 话又说回来,其实真正在建阳烧盏的,大部分人都在沿用纯正的当地原矿釉在烧建盏,只是纯正的比较难烧,特别好看的花色不是特别多。大家可以实地考察一下。

顺便发几种纯正建盏图片上来参照一下:

兔毫:

油滴:

乌金:

曜变:

杂色釉:

福建建窑属称建盏、创烧于宋代至元代、现在收藏价值如何?

十年前建窑仿制品很到位。与时俱进。五年前微信朋友圈拍卖。那些人不知道。到现在为止也一样,越来越多。入梦中惊醒。越来是后烧的。仿得必真。

建窑建盏兴起于北宋斗茶之风,为什么最后却辉煌于日本?

谢邀!感谢关注收藏界小资,了解更多收藏知识!关于窑建的传承,日本人在这方面做的确实不错,现在闻名世界的日本茶道,事实上完全继承了我国千年之前的宋人茶道,但日本人从来不说他们的茶道来自中国,大张旗鼓宣扬他们的日本茶道。对建盏来说,日本崇拜普及全民,并给它赋予“天目盏”。世界上最好的天目曜变茶盏目前深藏在日本。

我国的建窑产品相对单一,主要是茶盏,但是仅凭茶盏就能独领风骚。至于建窑建盏为什么最后却辉煌于日本?有传言但无考证,说是宋代时日本僧人到浙江天目山寺院学习,从天目山把建盏带回家的缘故,也有说是天目山本身也烧制建窑系黑釉盏,这都是无从考证的。

小编认为,建窑建盏起源于北宋,我们国人知道就好了,没必要与之争论,但最后辉煌于日本可能也跟我们国人有关系,好的陶瓷,高尚的茶道我们没有好好延续,好好发扬,现在说辉煌在哪里不重要了,所以说,小编只希望,在收藏路上,让大家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中国历史,铭记昨天,创造未来!(感谢小主赏读,留下关注再返回哦!)

宋代曜变天目盏为何成了日本国宝?

我是一个古玩爱好者,最喜欢看的一个电视节目就是央视的《寻宝》。看着几个学识渊博的鉴定大师对着宝物侃侃而谈,非常羡慕。特别是当大师们宣布一件宝物为真品时,我也和持宝人一样,非常激动。心里反复念叨着:如果我有一件宝贝就好了。说句真心话,我只是个爱好者,只会纸上谈兵,对宝贝最多是到博物馆看见过,有些只是看过照片。而作为日本国宝的曜变天目茶盏我就是只看过照片。照片上的此物美轮美奂,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见见它的真面目。

为何宋代建窑曜变天目茶盏如此珍贵,我们却没有,反而成了日本的国宝呢?有人说,是日本人抢去的,这种说法可不对,在宋代,弹丸小国日本又封闭又落后,他们一切以中国为师,什么都跟中国学,甘做中国的小学生。据史料记载,在日本镰仓时代(十二世纪末到十四世纪),到我国浙江省天目山佛寺留学的日本僧侣们,曾带回天目山的茶碗,天目这个名称由此得名。

曜变天目茶盏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它是一种茶器,因釉面上受窑变的作用,产生了大大小小的圈形结晶斑点,斑点周围有一些蓝绿色的光环,曜变天目是根据光线变化的反射方向而改变其颜色,若垂直观看,斑点成蓝色;若斜着观看,其斑点成金黄光泽,这种曜变天目在世界陶瓷史上也被尊为至高无上的珍品,因为是从数十万个或百万个黑釉中偶然产生的稀有品种,是自然的窑变所形成,绝非人为预先设定而弥足希罕。天目陶瓷难以烧制,关键在于炉温难以控制,温度稍有偏差,极有可能烧制失败,而且烧制的作品由于温度的细微变化,形成的图案也千变万化,每件都堪称为孤品。天目瓷器中以曜变、油滴、兔毫最为名贵,而曜变又居于诸名瓷之首。据有关资料记载,曜变天目在中国早已失传,目前仅在日本存有四只宋代曜变天目茶盏。

由于曜变天目茶盏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它数量稀少。另一方面是人为的损坏。据载:曜变茶盏因为其异常耀眼的蓝色,在审美观偏于保守、内敛的宋朝人看来,十分不稳重,甚至一度被认为是“妖物”,是次品,均做打碎处理。北宋时期,曾经有一些被进贡到朝廷的曜变盏被称为“异毫盏”,皇家认为其自带靡靡之音,均被丢弃,并明令禁止入宫。所以,这就叫日本人捡到了一个便宜,将我们的宝贝占为己有。

建盏为什么不适合当品茶茶具?

听我这个资深的建盏迷讲个故事,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2016年的夏天,福建一朋友来找我喝茶,席间,他从包里摸出一个杯子说:“你那么好的茶,拿这个来养一养。”

我看挺别致的,没见过,就问到:“这是什么杯子啊?”,

他饶有兴趣的跟我介绍说:“这是建盏,茶具里面最有文化的代表,你看,这只盏毫都烧出来了。”

我突然略有点尴尬起来,我咋就这么孤陋寡闻呢?我是一个如此痴迷于茶的人,既然不了解这么一个东东。我当时就拿起手机查了一下。网上介绍得还真牛。我对这么一个茶杯肃然起敬了起来,瞬间有想要拥有一只的冲动。

过得两天,我就鬼使神差的启程去建阳走走。这不看啊!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建盏里面的水可真深!我走访了当时建阳几个最有名的名家,深入了解了一下建盏的历史、工艺、文化、时下业态行情等相关内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东西。一着迷,就决定留下来研究建盏制作。

我租了一块地,盖了厂房和置办了窑炉设备,买了很多古代残片标本和陶瓷相关的书籍,就这样开始研究起来。

半年的摸索实践,我烧出了乌金、兔毫、油滴、鹧鸪斑等花色的建盏。我觉得,建盏并不难烧。于是,我开始朝着向最高端的国宝曜变发起进攻。这也是我进这个领域的初衷。

2017年,我成功的烧出了类似腾田美术馆所藏的国宝曜变建盏花色。

我难以抑制心中的喜悦,拿去跟最建盏界最顶级的名家们一起交流,大家都非常惊奇和认可。

有一位北京来的建盏爱好者李先生问我什么价格?能不能烧多几只给他?

这个问题困扰死我了,因为当时烧制过程记录不够详细,我后面试了几炉,既然烧不到那个花色了,我就以实情坦诚相告。

没想到李先生说:“你这只多少钱可以卖给我?”

我回答说:“我没想过要卖。”

他也够直接的,他问:“十万卖不卖?”

我想都没想就说:“不卖”

或许他看我回答的快速与坚决,直接追问我:“五十万卖吗?”

我稍微一愣,回答说:“不卖。”

他又问我:“那一百万你卖不卖?”

我有点不好意思了。其实我研究了那么长时间,才得到一只,而且后面烧不出来了。我是没打算要卖掉的,但听到他能出一百万,内心还是很高兴的,甚至充满那种被认可的感激之情。换句话讲,我当时的研究投入才五六十万,得来这只盏就值一百万,我还卖他干啥呢?我还是以实情坦诚相告。

他也理解我了,并且交代以后有好作品记得通知他。

说说另外一个插曲吧!有一位顶级大师看我烧出如此花色,问我能不能帮他代烧一批?给我单价两万块钱一只,落款下他的名字。说实话,我是感激他对我作品的认可,但这个行为确实恶心到了我。别说我烧不出来了,就是烧得出,我也不愿这样做。我拒绝了。

我知道曜变还有一个更加高级的花色,就是稻叶天目。在重拾腾田款烧法无果的情况下,我决定再向最高端冲刺。何况腾田款我已经有了。

皇天不负有心人啊!三个月的摸索,我烧出了稻叶的花色:变色七彩火焰斑。

上图有个小标签,5万,是的,5万,根据花色精美和与古代的相似程度的不同,定价2万至5万一只。

2018年头,有人找上门来希望代理销售,我拒绝了。因为成品率太少,太难烧了,我累积了十来只满足一下身边的好朋友和认识我的爱好者就可以了。我要发起最后一只曜变花色的进攻。因为,这时候,市场上有一位姓徐的师傅烧出了杭州出土的曜变残片花色。我替他高兴,同时也让我产生了攻关的信心。

成功了,一个月的时间,或许因为以前积累了比较多的经验,也同时因为杭州这款花色比较好烧,一个月,很满意这样的成绩。

太漂亮了,忍不住就多上几张图片。

后面的路还很长,稻叶曜变花色的仿制还有太大的差距,目前只是局部实现了稻叶曜变斑而已。我还要继续努力。

至此时,我已经投入近两百万了,或许我就是一个痴迷的爱好者。烧了那么久,也没有批量去市场上销售。我还要继续投入,所以我决定拿最漂亮,又相对比较容易一点的杭州款曜变来小范围内销售。定价:2800/只。就是下面图款:

我的目标是把三只半古代曜变完全复古出来,并且将烧制生成理论总结出来留给后人。国家瑰宝级的文化不应该丢失,我辈有幸,捡起来就是了。

通过上面的故事总结一下,为什么建盏不适合品茶?

一、建盏懂的人少,用盏有装逼之嫌,一不小心,买到品质差的,真装成了B。

二、好的建盏太贵,太少。

三、建盏界太多欺诈,以次充好,大师找人代工,辱没了建盏文化。(上当了,自然影响品茶心情。)

至于有人说:建盏黑色,不利于观察茶汤,观察茶汤是评茶的流程,不是品茶的流程。你泡的什么茶,自己不清楚吗?评茶不是在买的时候就完成了吗?如果别人请你喝茶,你不虔心来品,评三拣四,这样好吗?

评茶,建盏是不好,品茶,建盏完胜一般的茶具。纯正建盏是纯石头泥巴烧出来的,健康。(欢迎来体验见证纯原矿烧制建盏。)

你们喜欢什么样的建盏,缘由是什么?

我喜欢油滴建盏。

建盏该如何去鉴赏?

我以兔毫为例,来说说如何欣赏建盏的特别之处。

说起兔毫为建盏一大品种,形态为黑色釉层中透出均匀细密的丝状筋脉条纹,形如兔子的毫毛,故此得名。据记载,兔毫盏在宋代值三千匹绢,由此可见,兔毫盏在当时还是非常珍贵的。那为什么银兔毫会这么珍贵?银兔毫有何特别之处呢?

建盏釉色的形成更是一个变化莫测的过程。其中银兔毫的烧制则是难上加难,不仅需要极窄的高温,又需要恰到好处的气氛。就算两者都有,是否形成银兔毫还需看天意。也正是这种可遇不可求的原因,银兔毫才如此的珍贵!

在建盏的高温烧制过程中,烧成银毫,需要精确的温度与气氛控制,条件严苛。若稍有偏差,或无法烧成银色,或毫纹品质不佳。产生的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与釉水中的三价铁发生复杂的还原反应,从而析出单质铁,随着釉水沸腾中产生的气泡,升至釉层表面然后破裂释放,再顺着融化的釉水往下流淌,从而形成条状花纹。

但是气泡破灭形成的斑点极易散开,而窑内的还原气氛又会使三价铁迅速转化为二价铁,很快融入釉中并使斑纹消失,所以这些斑纹持续的时间极短。烧银色斑纹,除了色彩难以稳定,斑纹的形态、深浅、清晰度等等都是非常难以把握。

银兔毫珍贵它的有何特别之处呢?

银兔毫形成斑纹的这个动态点恰巧被捕捉到,它的形态就能得以保存。但是烧制过程中的斑纹隐藏太深,变化太快。就好像一阵清风,拂面而来,却悄悄地离开了。我们还来不及捕捉他们留下的痕迹,他们就消失无踪了,就好像从未出现过一样。带着神秘色彩的事物往往最让人神往,所以银兔毫才令人如此着迷。

宋徽宗曾说“玉毫条达者为上”此盏金兔毫条达,犹如万箭齐发,光彩夺目。器型挺拔,宽平圈足,稳稳如松,高7.2厘米,深斗器型万里挑一。一件极其难得的茶器。

所以,在欣赏的过程中看器型,看釉色的烧成,看兔毫的纹路(斑纹),这些都是评判的标准。且可以延展到各个建盏的评判标准上。


玩转文化生活知识,关注【东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买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选!

原文标题:现在的建盏真的和宋代的一样吗

原文来源:"本站所有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即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