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盒课堂app免费下载

《红海行动》中用坦克上挂的“小盒子”来“接对面一炮”是什么原理?

最近《红海行动》口碑票房双丰收,制作精良、军事素质过硬的电影很快在观影人群中掀起一阵“军事风暴”,这也是我关于《红海行动》答的第三个题了。平时一般只有真正爱好者关注的军事板块也涌入了很多“围观群众”,不过这也正是国防教育的好时机。

下面进入正题,首先解释一下坦克上挂的“小盒子”。

“小盒子”:其实我叫反应装甲

咱们好多观众都注意到了蛟龙小队驾驶的坦克的正面和侧面上面挂满了“小盒子”,似乎在其他有坦克出场的电影里面不太常见,比如有经典坦克对决的《狂怒》中,谢尔曼和虎式上面光秃秃的似乎也没有什么“小盒子”啊。其实这个“小盒子”叫做反应装甲,是一些装有惰性炸药块的“铁盒”,1982年由以色列研发,在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战斗中首次使用,自然在二战题材的电影里面看不到。

上图就是《红海行动》中蛟龙小队驾驶的T-72坦克,可以看到坦克侧面、正面、炮塔的外装甲上都附装有反应装甲。

反应装甲:其实我应付不了电影中的高爆榴弹

现代坦克的最大敌人就是反装甲弹药,又以其中的破甲弹为甚。破甲弹的作用原理是利用聚能装药爆炸后形成的金属射流穿透装甲。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对装甲威胁最大的就是产生的高温高速的金属射流。而反应装甲就是为应付破甲弹而生,反应装甲的惰性炸药在金属射流的激发下爆炸,冲散金属射流的形状,大大减小金属射流的作用效果,起到了被动防御破甲弹的作用。

大家如果还有印象的话,导演专门给两辆坦克的装填过程给了特写,双方给坦克火炮里都装填的是利用炮弹战斗部爆炸产生冲击波伤害和破片伤害的榴弹。可能当时导演为了给敌方驾驶的M60A3多次击中我方T-72也没能击穿坦克圆场,没想到给自己挖了另一个坑。

大家可能以为对坦克产生伤害的只有反装甲弹药,而利用战斗部爆炸产生杀伤作用的榴弹对坦克这个铁疙瘩没有什么作用。其实不然,榴弹在近距离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经过坦克车体衰减依然对坦克内乘员有很大杀伤作用,在紧贴坦克表面爆炸时甚至会产生崩落效应,产生类似碎甲弹的杀伤效果。这也是我军现在在研究坦克携行弹药配比时,也会考虑一定数量榴弹的原因。

而反应装甲对于榴弹的防御效果远不及对于破甲弹的效果,至少没有电影中展示的那样明显。

那“接对面一炮”目的何在

大家可以发现,敌方的M60A3与我方驾驶的T-72在追逐过程中,你来我往来回数炮都没有击中,这并非完全是因为剧情需要。主要是因为这两型坦克配备的都是较落后的扰动式火控系统,不具备动对动射击能力,所以来回数炮无一命中也很正常。

在这种情况下,短停射击比行驶中直接开炮更为靠谱。队长果断选择用防御能力相对较强的侧装甲挨上一炮,换取宝贵的静止瞄准时间来攻击敌方装甲防御较弱的炮塔。这也就是队长要“接对面一炮”的原因。

正是这些严谨考究的小细节让《红海行动》好评如潮。真实的战场环境和战术设计让我们感受到导演的诚意。就像海报中说的一样,这一次,我们来真的!


并非权威解答,欢迎批评指正。图片来源于网络,具体来源见图片水印,若有侵权立即删除。我是枪与火花,致力于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科普兵器相关的国防知识。

原文标题:《红海行动》中用坦克上挂的“小盒子”来“接对面一炮”是什么原理

原文来源:"本站所有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即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