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万历十五年》的你们有何感想

历史书籍排行榜前十名

读过《万历十五年》的你们有何感想?

上大学时,我第一次读到了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说实话,真本书对我的影响是震撼级的。在这本书里,黄仁宇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写法,让读者打开这本书,常有人物就鲜活地在眼前,欲罢不能的感觉。就像作者开卷后即向大家传达的一样:作为中国人,应对本国以往的历史有一种温情的敬意。至少不会对其抱有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的我们是站在以往历史的最高处,而将民族的种种罪恶与弱点委罪于古人。这种观念我是充分感受到了,也是在反复咀嚼中接受了。尤其体会到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历史中每一个人物都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只有充分了解了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的祖辈一代代传承后,才形成今天的现实,我们的心才能更踏实,我们出发做事业时才能更有力量。历史是照亮我们现实和未来的灯塔。

在研究这本书时,我也很赞叹作者一些好的叙事方法。首先,这本书的爆发与时代背景和作者本人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黄仁宇个人就是重要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他是民国时期参加过抗日战争及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的,且见证了民国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我个人平时最新欢的一段历史就是中华民国时期史。

其次,这本书具有独特的叙事策略和结构,好像给沉闷的房子打开了一扇窗,让人不禁惊叹: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还可以这么有趣!

最后,就是黄仁宇不按照历史学者一般的方式出牌,记得有报道说:在一次国际明史研讨会上,他即兴发言,侃侃而谈,说到高兴时竟跳起来,蹲在沙发上,就像在和军队上的一群大兵侃大山。

还有,关键的是他的“大历史观”更出奇,他在该书中指出了历史“五百年的大循环”,书中展现的广阔的时间跨度(经常以50年,甚至一个世纪为单位),让人有“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之感。在空间上也是纵横驰骋,常以50万或100万平方公里为空间单位。但这些都不影响对人物心理、性格的细节描摹,算是“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吧!说了这么多,核心宗旨就是:我喜欢这种风格,我也要尝试这么写我的文章!

说到学习历史,要讲好一个历史故事,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历史人物,什么朝代或某个历史事件,经常会忽视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我在中学时学习历史,也是不太关心where的问题。但经过不断深入的学习、总结、思考,我发现:若把历史比作是过去演出过的一幕幕大戏的话,那么地理环境就是所有人物和事件的表演舞台。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你方唱罢我登场。无疑,舞台环境的约束条件或利弊因素在很长很长的历史年代中,对中国四五千年历史大戏的影响,将是根本的,决定性的。

对于世界历史上各主要大洲、文明或国家的考量,历史学界关于决定历史的主要因素:有人口决定论、人种决定论、文化决定论等不同学派。虽然地理决定论也是其中一派,然而我认为:地理因素是决定论中的决定论,我更倾向地理决定说。因为考量的时间短的时候,其他的因素可能很重要;但考量时间尺度越长,我们会发现地理因素越重要,甚至会影响到某个大区域的一切历史。以后我们可以在“中国大历史”的视角下,对中华文明所在的中国历史朝代疆域、东亚、亚欧大陆的地理环境展开分析,再慢慢地向大家娓娓道来。

原文标题:读过《万历十五年》的你们有何感想

原文来源:"本站所有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即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