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接受孝感空投 秦岭淮河以南的城市

南京接受孝感空投 秦岭淮河以南的城市?

秦岭淮河以南的城市?

陕西省是我国北方的省份,也可以说是我国西北地区的省份,但陕西却有3个城市,位于我国重要地理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的以南,通常称作“陕南地区”,他们分别是汉中、商洛、安康。

这3个美丽地方都是陕西在秦岭以南的城市,且都属于秦巴山区,在地理学上他们属于南方地区;但从气候、水文等实际环境条件来看,也是一派与湖北、四川相同的的南方景象,全年气候比较温和湿润,无明显的寒冷结冰现象。

十三太保段子?

大太保好似温侯貌,二太保亚赛个浪里蛟,

三太保上山擒虎豹,四太保胸中韬略高,

五太保力用开山斧,六太保上阵似白袍,

七太保银枪真奥妙,八太保惯使偃月刀,

九太保双锏耍得好,亚赛个秦叔宝,

十太保双手能打火龙缥,

十一太保虽然他年纪小,一个倒比一个高,

哪怕那黄巢兵来到,孤与他枪对枪来刀对刀。

电视剧北平无战事剧情介绍第52集?

黄维率第12兵团自驻马店东进时就犯下大错,为了执行老蒋11月8日必须以主力出动的命令,他不待兵团集结完成(第85军未到)就匆匆开拔了,所以这个土木系精锐兵团虽号称有四个军12万人马,而实际参战兵力只有28个步兵团10万余人,其中以第18军和10军战斗力较强,第14军和第85军均非全建制参战,战斗力亦是低下,严重拖了“书呆子”同学的后腿。第12兵团沿途爬了六条淮河支流,气喘吁吁赶到安徽蒙城时已经是11月18日。

中原野战军当时很困难,部队还没有从转战大别山的严重消耗中恢复过来,尤其是重武器和弹药至为匮乏,刘邓部队14万人当时仅拥有2门野炮、42门山炮、4门战防炮和大小迫击炮207门,并且每门炮只有几发炮弹,步马枪弹不足一个基数。而黄维兵团拥有24辆坦克 、44门榴弹炮、32门野炮、47门山炮、40门战防炮和各型迫击炮847门 (大小汽车500辆),一眼就可以做出结论,黄维的火力占绝对优势。

严重的问题是华东野战军此时分身乏术,三分之二的主力在碾庄圩歼击黄百韬兵团,三分之一的主力在阻击邱清泉、李弥兵团的增援,粟裕手中的兵力已经用到极限,部队打得非常艰苦。更严重的问题是还有两坨敌人也在赶来:蚌埠南线的刘汝明第六兵团已经于11月15日占领固镇,而李延年第八兵团也正在北上之中,整个淮海战役的形势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为了保证全歼黄百韬兵团,中野必须同时阻击住敌人三个兵团的东进和北上!这个事是没有商量的,此时中野11纵还没有归建,整个野战军只有六个纵队,根据刘邓致军委的电文说明:“我们六个纵队,除4纵外均六个团,9纵只来五个团,平均每纵不到两万人,炮兵很弱,故只能用于一处”。军委同意了刘邓的意见,同意中野以全部兵力专门对付黄维,而李延年、刘汝明等敌的阻击任务,交由华野执行。

1948年11月20日军委电示华野:“中野主力决定打黄维,对李延年兵团须你们负完全责任,中野无法派兵,除你们已经派出(中野)11纵及13纵外,应即速转移4、6、8、9诸纵之主力对付李延年”。即便如此,以火力较弱的中原野战军14万人(含陕南12旅等地方部队)来包围和歼击10余万人的黄维兵团,仍是非常勉强,如果硬拼的话,中原野战军势必损失极大。

比如中野1纵奉命在涡河阻击黄维兵团东进,原拟坚守三天,结果仅一昼夜即被敌主力第18军突破,可见火力差距。随着中野主力纷纷到达,经过11月25日到27日的激烈战斗,终于将黄维围困在东西长15公里、南北长5公里的双堆集地区。然而黄维最初并不惊慌,他相信中野的14万人是困不住自己的10万大军的,遂立即部署突围,于是有了廖运周110师在带头突围时阵前起义的发生。

敌人派出的突围部队是整整四个主力师,然而廖师只有师部和两个团5000余人真正能参加起义,所以情况仍然很是危险。电影《大决战淮海战役》里面有这个桥段,野司要求第6纵队放过廖师后立即封闭缺口,必须堵住后面三个师的敌人,纵队司令员(那就是王必成了)表示确实有困难,因为自己只有两万人且火力弹药都不足,要求增加人手和弹药——这是人之常情,哪支部队的指挥员也不希望自己的打光了。

然而这就不是考虑保存实力的时候,一旦黄维兵团突破包围前出到徐州附近,整个淮海战役的战局就会恶化,所以中原野战军必须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刘司令员让他“摸摸下面”,这就是中野有名的“安卵子精神”,而邓政委则直白地告诉他:要人,就我们三个(刘陈邓),但是阻击任务必须完成,花多大代价都值得,就算中原野战军全部打光了,其他部队照样过长江解放全中国!

廖师顺利起义,敌人的突围被挫败,然而危机并未解除,因为5000人的损失对黄维兵团的总兵力影响不大,敌人各部的向外突击仍在继续,中野各部必须倾全力消灭企图突围的敌人。在将近一周的堵击和作战中,中野各纵队打得十分艰苦,因为火力差距太大,一些指战员已经出现了怯战心理,都担心自己的部队打光拼光,胶着的战局让野司和各纵司令员都很着急。

包括兵力和火力最强的中野4纵(陈赓的老部队),也是伤亡较大和非常疲劳,根据秦基伟的回忆:“四纵开始的几次进攻不太理想,谢政委把旅长们都叫来,一个个训的脸皮发黑,他号召干部破釜沉舟,准备烧铺草”。烧铺草是啥意思?那是中原地区的风俗,是人死以后把住过的床铺草烧掉,也就是说,中原野战军打算豁出老本了,坚决跟黄维兵团死磕到底。

土木系的部队作为蒋军精锐,还是非常顽固的,中野政治部在战后总结中指出:“敌人在最初阶段上,连、排、班长对士兵的控制较严,打得也较为顽强,政治攻势在这时成效很小,每一据点的攻破,几乎极大部分敌人非伤即亡,活捉的很少”。这也迫使我军提出了“给敌人毁灭性打击”的口号,使战斗空前激烈和残酷,之前撰文介绍过,黄维的抵抗强度其实超过黄百韬。

为了在火力不足的情况下减小伤亡,中野进行了两大战术变革,第一是用土工掘近的方式接敌,第二是广泛使用抛射炸药包的“没良心炮”,各部队不怕牺牲坚决突击,终于打得黄维兵团彻底失去了突围能力。所以啊,打仗保存实力和消灭敌人其实真是一个矛盾体,但是得分时候分情况,为了保障淮海战役全局的胜利,中原野战军只能以消灭敌人为首要目标,全部拼光了也在所不惜!

黄维其实也难,一方面是廖师起义后他对吴绍周85军失去了信任,整个兵团只有三个军能够投入作战,另一方面是该兵团为重装部队,粮弹汽油消耗极大,光2000头骡马每天需要的草料就不少。并且第12兵团打仗也没个计算,最初几天完全不计消耗拼命地打,打上几天粮弹告磬就吃不消了,因为后面全部依赖南京方面空投,所以其战斗力下降的也很厉害。

1948年12月1日上午,华东野战军首批增援部队第7纵队、第13纵队强行军赶到双堆集战场,随着我方生力军的加入,此刻黄维兵团插翅也难逃了。

原文标题:南京接受孝感空投 秦岭淮河以南的城市

原文来源:"本站所有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即刻删除!"